原標題:
觀音閣楊村村探索農旅融合發展道路
一條柏油鄉道串起鄉村振興新圖景
觀音閣鎮楊村村光伏產業;葜萑請笥浾哧悵 攝
沿路金燦燦的稻田飄來陣陣稻香,連片的光伏板像鑲嵌在水塘上的珠鏈……自博羅縣觀楊路拐入407鄉道,沿著寬敞平坦的瀝青路駛入觀音閣鎮楊村村,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的和美鄉村新畫卷映入眼簾。
近年來,楊村村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該村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生活美”。今年,該村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圍繞毗鄰東江的生態資源優勢,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積極探索農旅融合發展道路。
4.38公里鄉道完成拓寬與瀝青鋪設
在楊村村,一條連接215縣道的407鄉道串起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串起了村里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
“這是村民的日常通勤路線!睏畲宕妩h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永旺說,乘著五谷豐登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東風,該村對407鄉道完成了4.38公里的拓寬與“白改黑”瀝青鋪設,并完成了沿線的綠化、亮化、美化以及魚塘堤壩和人行碧道的建設!艾F在大伙都夸這條路灰塵少、噪音小,晚上來散步的人也越來越多!
沿著柏油路繞過池塘,可以看到一棟二層樓高的小洋房,這是楊村村今年7月新投用的衛生站。衛生站醫生葉瑞平表示,此前衛生站年久失修,在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支持下,楊村村重建了一棟嶄新的衛生站,設診斷室、治療室、藥房等,為村民提供“家門口”的公共衛生服務。
打造可看可玩可體驗的生態農旅品牌
沿407鄉道繼續前行,便是楊村村的“產業區”。在路邊一處池塘的水面上,整齊排列的光伏發電板與水面連線成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水中,一條條歡快游動的魚兒蕩起一圈圈碧波。
“‘漁光互補’項目能在開展水產養殖的同時,通過光伏發電為村集體創收!睏钣劳榻B,自2018年投用以來,該項目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9萬元的收入。這只是楊村村近年來村集體經濟創收的一個縮影。茶園、魚塘、門店……楊永旺如數家珍般介紹著一項項沿線產業。
地處東江之畔的楊村村水土豐沃,景色宜人。多年前,楊村村曾以連片的油菜花海吸引眾多游客慕名而來,帶動了花生、玉米等農特產品的銷售,聯農帶農效果明顯。
圍繞生態資源稟賦這一優勢,該村正計劃通過油菜花海等系列景點建設,將楊村村打造成可看可玩可體驗的生態農旅品牌,讓村集體收入達到25萬元,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楊永旺表示,該村將活用村內池塘、山坡以及江邊灘涂地等自然風貌,打造出一個個別具“村味”的“小公園”“小荷塘”“小碧道”“小露營地”,同時,進一步統籌村內的產業資源,通過增設鋪位、規范農家樂服務品質等措施,增強村民在農旅經濟中的參與感與獲得感,讓他們真正吃上“旅游飯”。
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通訊員黃嘉昌 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