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陽印發戶外廣告設置規劃打造整體有序的市容環境
核心商圈劃定為宜設區
惠陽區依法編制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將惠陽區空間結構、人流分布、商業等級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為戶外廣告分區依據,以核心商圈為主劃定“宜設區”,細化分區邊界,并同步劃定“嚴控區”和“禁設區”。這是記者日前從惠陽區政府印發的《惠州市惠陽區戶外廣告設置規劃(2021-2025)》(以下簡稱“《規劃》”)了解到的。
戶外廣告分區體系由基礎分區和特色地區組成
2019年以來,惠陽持續整治戶外廣告違規設置,以開展戶外廣告設施防汛防風安全隱患排查、環境提升轉向整治部署等方式有效清理整治了一批戶外廣告無序設置的現象。同時,結合城市微改造開展完成了惠大高速沿線整治、白云大道視覺提升等項目,通過拆除違規廣告、升級招牌等手段有效改善了城市面貌。
惠陽區白云大道改造提升后,戶外廣告牌規范有序提升城市面貌;葜萑請笥浾唿S尉宏 攝
《規劃》涉及范圍為惠陽區全域,對象為利用戶外場地、建(構)筑物設置的商業性廣告和公益性廣告,同時對規劃街區范圍內的戶外招牌進行規范。規劃的目標是整體規范設置,局部重點打造。在保護生態宜居環境的基礎上,嚴格控制戶外廣告的空間布局,加強戶外廣告設置與設計引導,規范設置、規范管理,打造整體有序的市容環境。
《規劃》確定了惠陽區戶外廣告分區體系由基礎分區和特色地區共同組成(基礎分區和特色地區在空間上存在重疊的區域,該區域的戶外廣告設置以特色地區附加要求為準);A分區有宜設區Ⅰ、宜設區Ⅱ、宜設區Ⅲ、嚴控區Ⅰ、嚴控區Ⅱ和禁設區,其中宜設區Ⅰ的商圈主要位于惠陽中心城區,包括惠陽站商圈、淡水老城商圈、東華大道商圈、白云新城商圈,梅龍湖產業園商圈則位于新圩鎮。
特色地區包括門戶節點(機場、鐵路樞紐等)、兩江沿岸(西枝江沿線、淡水河沿線)、歷史城區(淡水老城歷史文化街區)、工業產業園(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經濟開發區等)。
禁設區是國土空間規劃劃定的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包括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的核心保護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非傳統商業風貌的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古鎮、古村以及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的核心保護區。
宜設區打造特色鮮明城市街區
根據分區要求,宜設區要服務商業經濟發展、提振城市活力,以國內一流城市商業街區作為參照,打造具有惠陽區特色、活力豐富、特色鮮明的城市街區,營造繁華、多彩的高品質商業街區氛圍,鼓勵戶外廣告集中、多樣化設置。
嚴控區的戶外廣告設施設置應遵循區域環境整體有序、局部適度活力豐富的原則。突出“少而精”,側重品質提升,鼓勵通過多元參與、多途徑提升品質和創意。禁設區禁止設置任何戶外廣告設施(禁設區與特色地區在空間上存在重疊的區域,以特色地區附加要求為準)。
《規劃》對容量管理進行了規定。如宜設區Ⅰ,高層建筑主體墻面(高度>24米)的地標性建筑允許設置戶外廣告,戶外廣告總面積所占依附立面面積的比例應≤50%(含招牌,不含櫥窗廣告)。
現有戶外廣告需拆除1164個
根據《惠州市戶外廣告專項規劃》相關要求,惠陽符合戶外廣告設置條件的點位共1055個(含公益性廣告和商業性廣告),其中建筑附著式廣告978個、落地式廣告77個,主要集中在商圈、主要道路和門戶節點等區域。
據悉,戶外廣告點位布局除了須符合相關法規、規范要求,將優先考慮宜設區,選擇與景觀風貌協調,對街區活力、商業氛圍有提升作用的區域。同時,圍繞大型公園、綠地等市民活動集中區域和城市門戶節點布局公益性廣告,用于城市宣傳、公益廣告發布;圍繞商業用地、商務金融業用地、娛樂康體用地或包含上述功能的混合功能用地布局商業性廣告。廣告點位布局兼顧景觀價值、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通過現狀調研,惠陽區戶外廣告現狀廣告總量2170個,根據管理辦法和規劃,針對戶外廣告設置現狀,按照治理違規、存量升級、審慎新增的管控對策,將進行拆除1164個、保留167個、提升839個、新增49個。
根據惠陽區域發展建設時序和完成度,可適度、適量新增廣告點位。允許新增廣告點位的區域包括:建成區范圍內區域定位、使用功能有重大調整的區域、用地;城市新建區域、新發展用地。
《規劃》提及,新增的戶外廣告應在土地出讓等階段,獲得自然資源部門、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的許可。新建項目的戶外廣告設置結合建筑立面設計,與建筑設計方案同步審定。同時,符合《城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技術標準(CJJ/T149-2021)》《惠州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置管理辦法》《惠州市戶外廣告專項規劃》等相關要求。
設置要求
宜設區 鼓勵戶外廣告集中、多樣化設置。以國內一流城市商業街區作為參照,打造具有惠陽區特色、活力豐富、特色鮮明的城市街區,營造繁華、多彩的高品質商業街區氛圍。
嚴控區 戶外廣告設施設置應遵循區域環境整體有序、局部適度活力豐富的原則。突出“少而精”,側重品質提升,鼓勵通過多元參與、多途徑提升品質和創意。
禁設區 禁止設置任何戶外廣告設施(禁設區與特色地區在空間上存在重疊的區域,以特色地區附加要求為準)。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