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訊 (記者許文昌 通訊員楊思佳 李冬嫻)日前,在惠陽區永湖鎮鳳咀村一處玉米田里,伴隨著一陣急速的“嗡嗡”聲,一架滿載藥液的無人機騰空而起,按照設定好的路線,來回穿梭開展“飛防”作業,旋翼下巨大的氣流推動農藥霧流均勻地灑向作物,為玉米披上“防護衣”。
近年來,惠陽區不斷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扶持培育服務組織,通過開展代耕、代種、代收、代“飛防”農機服務業務,幫助種植戶解決少技術、缺勞力等生產難題,從而降低種植成本,實現增產增收。
“無人機飛得比較快,消殺得比較全面,飛起來風一吹,就直接灑到農作物上。我種了30多畝地,人工施藥要兩天,但無人機一下子就搞定了,效率非常高!庇篮傴P咀村種植大戶黃永生說,加上配藥時間,一臺植保無人機半個小時內可完成約50畝面積。
“我們提前到各村進行走訪摸底,并開展統配統施工作!庇篮傓r業農村辦農業組組長曾子豪介紹,無人機“飛防”作業,具有高效、節藥、優質、安全、便利的特點。截至目前,該鎮已基本完成13個村3000畝水稻玉米的無人機“飛防”作業。
據介紹,為提高肥料農藥的利用率,推動農機農藝融合,促進惠陽區化肥農藥減量和農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下半年,惠陽區農業部門對全區1.35萬畝農作物開展肥料農藥統配統施服務。目前,已完成1萬畝連片糧食作業服務,擬在11月中下旬啟動0.35萬畝的荔枝作業服務。
據了解,此次糧食作物統配統施服務前期進行了溝通走訪,并聘請第三方服務機構,為惠陽有意愿且適合開展“飛防”作業的糧食作物種植戶免費提供服務。相較往年,今年首次開展肥藥混噴統配統施社會化服務。